第 128 章(2 / 6)

幸好他们包大人是主角,龙头铡除了皇帝谁都能铡,换成正经世界观,襄阳王就算被抓也肯定不会在大庭广众之下处斩,皇室为了维护他们那所谓的尊严顶多一杯毒酒把他赐死。

甚至连原因都不会是他残害百姓,而是他意图谋反。

荆襄一带的百姓摊上这么个藩王真是倒了八辈子的血霉。

好在大宋只有襄阳王这么一个藩王选择就藩,其他宗室王爷都在京城好好待着,离开京城到别处谋生的都是些血缘关系远也没什么靠山的宗室子弟,那些人一般不敢惹事,就算惹事也有地方官能镇压。

位高权重的藩王他们不敢招惹,没什么靠山的宗室子弟再不敢管教还能得了?

有襄阳王谋反的例子在前,官家今后应该不会再让藩王离开京城到封地当土皇帝。

在京城好吃好喝供着怎么样都行,去封地想都不要想。

前面几个朝代已经证明分封制不可取,他们大宋还没虚到需要藩王去镇压当地百姓的地步,要么老老实实在京城待着,要么爵位就别要了。

唔,官家应该

() 是这么想的。

苏景殊捶捶脑壳,努力把脑袋瓜里乱七八糟的念头捶出去。

他又不是官家,想那么多干什么,回京城之后有什么想说的再和官家说,现在还是琢磨怎么解决眼前的事情比较好。

眼前之事……

“公孙先生。”小小苏郑重其事的问道,“您觉得朝廷有必要设立一个专门管理江湖人的衙门吗?”

公孙策睁开眼睛,“景哥儿怎么会想到这里?”

苏景殊往他那边挪挪,“江湖人不服管教,朝廷总不能一直不管不问。”

朝廷越是不管那些江湖败类就越嚣张,只靠正派人士出手教训那些败类远远不够,还是得朝廷来管才行。

人家正道大侠有自己的事情要办,总不能一年到头都忙着清剿江湖败类,又没人给他们发薪水,这么下去他们非得饿死不可。

侠之大者,为国为民,朝廷何不招揽些展猫猫和白吱吱这样的大侠来管理江湖人士?

江湖人都不服管教,不管是败类还是正派大侠都一样,让他们天天到衙门点卯坐班肯定不合适,那就新建个衙门来安置他们。

新衙门只管江湖事务,于朝政上半点不沾手,有事儿就出去办差,没事儿就自由活动。

看似松散其实有组织,对江湖人来说应该比正儿八经的官府衙门更容易接受。

公孙策看他连怎么招揽江湖人都说的头头是道,怀疑这小子可能已经把建新衙门的章程都想好了。

苏景殊拍拍脑袋,“是哦,我现在是个官,可以直接给官家写奏疏。”

很好,计划书走起。

多谢公孙先生提醒,接下来的事情就有劳公孙先生费心,他得赶在回京之前把创建六扇门的申请报告写出来。

金大腿不许的话就留着给小金大腿,反正朝廷不可能一直放任江湖人胡作非为。

公孙策:……

处理公务要在官府衙门,包拯借了金太守的书房,公孙策轻车熟路借用师爷的地方,苏景殊没那么多要求,给他文房四宝和一盏灯就行。

身为官家亲自任命的监察御史,他要把这两天在襄阳王府的所见所闻都汇报给官家,顺便呈上他的申请报告。

奏疏行文需得简洁,包大人说了,写的太絮叨送到官家手上的时候就会是画满红道道的奏疏,政事堂的相公们实在看不下去甚至可能给他打回来重写。

不对,他现在还不是地方官,呈上去的奏疏不用经过政事堂。

御史的地位之所以特殊,就是因为他们的奏疏可以直接送到官家手上。

嘿嘿,他能随便写。

不过为了在官家面前留个好印象,他还是收着点儿比较好。

官家,大宋的江湖要靠您来整顿,您奈何不了朝中的士大夫,还能奈何不了那些逞凶斗勇的江湖人?

小小苏下笔如有神,趴在板凳上也写的飞快,展昭和白玉堂站在旁边看着他一会儿一张纸一会儿一张纸,完全想不

通为什么有人能写这么快。

这就是刚考完科举的状元郎?

他们只知道状元郎是学问最好的,没人说状元郎写字也是最快的啊?

两个舞刀弄枪不在话下的江湖大侠看看仓促放在地上的纸张,再看看他们的手,来来回回看了好几遍,最后一起恍恍惚惚去院子里清醒清醒。

金太守的书房不算太大,内间和外间用屏风隔开,外间只放了他办公的桌子和师爷办公的桌子,再有就是会客用的桌椅。

这不,包大人和公孙先生还有金太守都在书房,把他们景哥儿挤的写字都只能蹲在地上拿椅子当桌子用。

襄阳王府已经抄的差不多,明天白天再搜查一遍就能封锁起来,后续事情繁杂,

最新小说: 万人迷小漂亮又被盯上了[无限] 诸伏家的小儿子是特级咒术师 名柯必死人设如何生存 着迷[校园] 给古人直播从重婚案庭审开始 反派剧透我一脸 虐言女主的崽是我的?! [综英美]跟蜘蛛侠猎魔的日子 校园文男主的亲妈十八岁 [综原神]关于我转生成史莱姆但在提瓦特这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