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13 章(2 / 6)

满意。

官家到下面溜达了一圈,没有真的打算监考一整个上午,溜达完了就带上他无所事事的大儿子回隔壁别院的书房继续干活。

他留在考场上容易让考生紧张,要是因此写不出答卷就坏事儿了。

“当官之后要经常和上官汇报政务,要是见了您就吓傻,那也不用当官了。”赵顼小声说道,“您看小郎拿到题目之后多淡定,那才是要当大官的心态。”

殿试不黜落人都吓成这样,殿试要是黜落人他们还不得当场吓晕过去?

皇帝又不是青面獠牙的怪物,能考中进士的都不是一般人,第一次见到皇帝可以紧张,但是紧张到大脑一片空白的话,他合理怀疑那人不适合当官。

说一千道一万,总之他的小伙伴最好。

赵曙笑吟吟,“除了小郎,你觉得还有谁能当大官?”

赵大郎刚才一直在旁观,闻言又报出几个名字,都是拿到考题后从容答题的考生。

考官巡考就让他们巡,反正殿试不黜落人,只要不作弊不出格,所有的考官围着他们写都没关系。

官家和太子殿下父子俩走远,考官们也看了一会儿也各自找地方坐下,时不时起来

看看某个学生,时不时交头接耳说几句,不管怎么说,总算让那些过度紧张的考生缓了下来。()

能让官家和考官们记住的要么是头几名要么是有别的特长,像苏景殊和章惇这样既是头几名又是已经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最惹眼,所有的考官巡考都想来看两眼。

?想看醉酒花间的《[北宋]给苏轼当弟弟的那些年》吗?请记住[]的域名[(()

苏景殊对此没有任何想法,想看就看,最好记住他答的内容,这样改卷的时候就能凭刻板印象给他个好名次。

省元的光环太大,就算他殿试之前没怎么出门也挡不住别人议论。有盼着他再接再厉连中三元的,也有期待他殿试发挥失常哭着回家的,什么人都有。

三场考试他已经拿了两场的第一,第三场最好也是第一。为了保住他的偶像包袱,第三场必须得全力以赴。

殿试只考诗赋论,帖经墨义那些基本功都给省了,这对他这种记性好擅长策论但是不擅长诗赋的考生很不友好。

诗赋论,只有论能轻松上手。

文武孰轻孰重,这个论题想写的话很好写,只要时间足够,在场所有的考生都能写足三篇。

重文轻武,重武轻文,端水。

难的是怎么三选一。

狄大元帅没有功名却能以军功进枢密院已经能说明官家想抬高武将的地位,官家为此不惜和朝中大部分文臣对着干,可见态度很坚定。

可是崇文抑武是从太祖皇帝时就传下来的规矩,朝中文臣不会乐意被武将压一头,寒窗苦读考出来的读书人同样不希望武将地位太高。

重文轻武不太行,重武轻文更不可能,那就文武平等吧。

殿试求稳,除了少数几个走极端的进士,绝大部分都在论述文臣武将各司其职方能使大宋蒸蒸日上。

论点相近,拼的就只能是谁写的更好。

春闱放榜之后,前几名的试卷张贴出来供天下人学习,参加殿试的进士们都知道省元苏景殊擅长策论不善诗赋。

大家都是聪明人,自己动笔的时候也能大致猜出别人可能会怎么写,如果论题分不出上下,那省元在殿试中就有可能被后面之人赶超。

主考官欧阳修在太学待过一段时日,他又是个喜欢提拔后辈的性子,在场这些奋笔疾书的进士他几乎都能喊出姓名,考试还没结束就已经能看出哪些能堪重用哪些不适合官场。

韩琦和富弼坐在他旁边小声说话,监考的时候没什么正经事情,话题都是在场的进士。

富弼当年直接将两个女儿都嫁给三元及第的青年才俊冯京,冯京这个女婿也没让他失望,好些人都羡慕他下手飞快抢到个好女婿。

如今可能出个比冯京冯大人更年轻有为的三元及第,不少人都想着趁对方没有一飞冲天前将人抢到自己家中,当朝宰相也不例外。

可惜今年这位小省元家里管的太严,老早就放出话说不欲和高门大户结亲,春闱放榜后天天关紧大门,外头的媒人都排到开封府门口了也喊不开他家的门。

不是,他们何必呢?

() 图和苏家结亲的大臣都遗憾不已(),三元及第不常有?[((),苏家三子皆入朝为官,三个儿子看着都颇有才干,没有意外的话十几一十年后苏家自己也是高门大户,这有什么不能结亲的?

除了高门大户培养出来的大家闺秀,还有什么样的女子配得上连中两元、也可能是三元的苏家小郎?

一群人私底下打听苏家的情况,发现老苏在嘉祐元年带俩儿子进京之前就先让俩儿子成了亲都不知道说什么好。

京城的女子是

最新小说: 名柯必死人设如何生存 校园文男主的亲妈十八岁 [综英美]跟蜘蛛侠猎魔的日子 诸伏家的小儿子是特级咒术师 虐言女主的崽是我的?! 万人迷小漂亮又被盯上了[无限] 着迷[校园] 给古人直播从重婚案庭审开始 反派剧透我一脸 [综原神]关于我转生成史莱姆但在提瓦特这档事